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關於《大唐明月》之二...


1.琉璃的背景

(1)父族華陽庫狄氏

作者考據功夫下得很足,為了寫這本小說查了很多史料。
話說google大神也查不出什麼跟庫狄有關的資料@@
引一段作者自己的話:

  本文女主庫狄氏,一般研究資料只寫著:從姓氏看,可能是胡人。
  據本人考據,庫狄氏應為北方遊牧民族的一個部落名,
  在北齊時期(也就是故事發生的約100年前)突然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封為王侯的有庫狄干、庫狄洛、庫狄盛等,
  但三人似乎無親屬關係,籍貫也不同。
  因庫狄盛曾被封為華陽縣公,而歷史記載,
  本文女主後來被武則天封為華陽夫人,
  故此本人大膽推測,女主很可能是庫狄盛的後人。
  關於庫狄這個部落,如今有兩說,
  一者認為是鮮卑人,因為史書上北齊皇帝曾稱庫狄干為「鮮卑老公」,
  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高車人六個部落的一支,
  本文採納了後一種說法。高車人講突厥語——女主需要懂些突厥語。

然後我查到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在談論北魏兵時說到「高車人」:

  庫狄氏據《魏書‧官氏志》後改為狄氏,
  然在邊鎮者如庫狄干、庫狄迥洛、庫狄盛、庫狄昌、庫狄豐樂仍姓庫狄。

想來陳大師也認為庫狄氏是高車六個部落之一

「高車」是北朝人對漠北一部分遊牧部落的泛稱,因其「車輪高大,輻數至多」而得名。南朝人稱其為「丁零」,漠北人又稱其為「敕勒」,據說高車、丁零、敕勒以及先秦時期的狄曆和後來的鐵勒,都是人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對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的統稱。

(2)母族為粟特安姓

這是作者虛構的部分,史書才不會紀錄官眷的母族咧。
粟特人的資料我在PTT的historia板看過一篇Lorenzia(爆走金魚)的專業文,
再配合google大神的資料,
基本上,粟特民族(Sogdian)可追溯的歷史長達八百年左右,
西元五六世紀左右(北朝隋唐之際)是粟特人的黃金時代。
維基百科說粟特(Sogdiana)是中國古書中記載的西域古國之一,
由操持印歐語系伊朗語支粟特語一支的粟特人所建,
活動範圍在今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尚河流域,
首都「馬拉坎達」位於今「撒馬爾罕」。
據《隋書》所記,粟特先民原居祁連山下「昭武城」(即今甘肅張掖,張掖是昭武轉音),
後為匈奴所破,被迫西遷至中亞並建立了康、安等一系列小國,
即中國史書中著名的「昭武九姓」。

粟特人所建之國跟我們所認知有嚴謹政治的國體不太一樣,
他們善於經商,可以說他們的國家其實是一種以利益為導向的商人集團,
所以很容易被其他帝國文化吸收,
先後曾被波斯、亞歷山大、大月氏(貴霜王朝)等帝國吸收。
然後在西元750年左右,粟特本土(撒馬爾罕地區)被波斯薩珊王朝佔領,
粟特商人若不是進入波斯、拜占庭定居,
便是在突厥與回鵠的保護下繼續居住於本土與西域,
並繼續與在唐的同胞們聯絡,有些也大量深入中國,甚至跑到福建。
這個時期在東方可說是粟特「突厥化」與「中國化」的時代。
突厥化的粟特人有一部份融入突厥別部沙陀人中,
所以五代的沙陀三部落中有至少四分之一的粟特人,
經學者考證,如後晉石敬塘與後唐李克用都可確認是突厥化的粟特人,
甚至有學者認為宋太祖的好朋友石守信乃至書法家米芾都應該是粟特人。

回到「昭武九姓」,
即是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對西域錫爾河以南至阿姆河流域的粟特民族和國家,及其來華後裔之統稱,包含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花剌子模)和戊地九姓,
唐代又稱「九姓胡」。
看到「安」又看到「史」又看到「唐朝」,馬上聯想到「安史之亂」,
是的,安祿山跟史思明大概是昭武九姓最為人熟知的代表。
話說安祿山本姓康,父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為突厥巫師,
因少時失怙,安祿山隨母親改嫁,繼父姓安。
這麼說來,安祿山跟琉璃的血緣差不多....
另一個唐代將領哥舒翰,父突厥、母為九姓胡,似乎跟琉璃血緣更接近。

2.歷史上的裴行儉夫人

唐‧張說《贈太尉裴行儉神道碑》:

  公(指裴行儉)元夫人河南陸氏,兵部侍郎爽之女也。
  陸氏卒,繼室以華陽夫人庫狄氏,有任姒之德,班左之才。
  聖后臨朝,召入宮闕,拜為御正。

結論是庫狄氏很有才華,頗受武則天喜愛...

〈唐代胡化婚姻關係試論——兼論突厥世系〉這篇論文以神道碑為資料
批評庫狄氏婦德有問題,不過其論點一一被《大唐明月》的作者推翻。
只能說作者太厲害了,果真下了功夫在寫小說。

裴行儉死時兒子都未成年,么子裴光庭才七歲,
因此學者們推測,娶庫狄氏為繼室應是在他從西州被召回長安之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